正在阅读:岑溪“新八景”“十大古建筑”“十大古树名木”即日开始网络投票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岑溪本地最新资讯 / 岑溪快讯 / 正文

   微信关注 岑溪本地生活 或 岑溪生活 公众号领红包(实时了解岑溪停电通知和岑溪实时新闻动态)

637880509792124414333661301.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岑溪“新八景”“十大古建筑”“十大古树名木”即日开始网络投票

转载 黄石2022/06/01 22:44:4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政协岑溪市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岑溪市委宣传部、岑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岑溪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岑溪市林业局、岑溪市总工会、岑溪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作者:岑溪生活网 9758 阅读 3 评论 753 点赞


岑溪山川形胜,吸引众多文人骚客驻足,泼墨赋诗、千古流传。“岑溪古八景”或新生,或没落,或已不复存在。现在,岑溪新气象、新面貌需要新的符号来表达。即日起至6月5日,岑溪“新八景”“十大古建筑”“十大古树名木”评选活动进入网络投票阶段。请广大市民朋友关注岑溪新闻网微信公众号,为自己心目中的岑溪“新八景”“十大古建筑”“十大古树名木”投票。


岑溪新八景

1、西泷晴岚(岑城)

西泷山又名大山顶,壁立城西,海拔543.9米,义昌江流绕其麓,乱石激湍,怒涛迅驶,有大小泷之名,俗称“岑溪靠山”,是岑溪古八景仅存硕果。因以名山“振衣峰顶俯瞰,河流屈曲,泻入襟怀,心目开旷,雨后岚烟浮碧,变态万状,尤属可观”。今峰顶建有电视塔,遍山苍松,野草异花竞放,山顶云雾缭绕,朝坛雾卷,曙岭烟沉,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2、樟木古街(岑城)

樟木古街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繁荣于清末民初,为岑溪现存较为完整、古民宅最多的广府建筑古民居群。樟木大井为岑溪四大名井之首,县志载:“长宁圩东南有泉,从葛仙地脉涌出,亦清冽可饮。”每逢佳节,古韵悠悠,花灯流光溢彩,乡愁与年味莹绕,充盈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新鲜感。


3、锦绣东山(岑城)

东山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原山资源规划开发建设的全山景公园,有东山阁楼、甘乃光故居、孔庙等主题景观,彰显岑山溪水历史文化元素。东山层林尽染、苍松翠绿,东山阁古色古香、飞檐翘角,东山日出金光万丈、朝云灿烂,俯瞰城区全貌、美不胜收,是市民休闲著名打卡地。


4、南门霓虹(岑城)

南门桥历史悠久,《岑溪县志》(清朝乾隆版)语:南城上城楼……夏则薰风拂面,夜则皓月窥廉,种种皆堪图画。北望西泷山苍岭流岚,南眺义昌江华灯初上,一河两岸霓虹、光影流转、绚丽璀璨、光影岑溪、闪亮石都。


5、天龙雄姿(南渡)

天龙顶主峰海拔1211米,一柱擎天、直插云霄,是梧州第一高峰。天龙顶山地公园有茂密森林、沟壑峡谷、高山草甸、海拔1000米系列山峰、延绵10里的断层崖壁、原始次生林和草地等多样性自然资源,有野生植物185科673属1326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3种(其中特有物种有10种),负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7万多个。目前建设有汽车营地、游客服务中心、龙袍谷服务区、睡美人观光平台、石桥头观光区、红豆杉观光区、茶园等景点,是一个集观光、探险、科普、休闲、度假、养生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6、白霜飞瀑(南渡)

白霜涧景点为奇山秀水、丛林峡谷、怪石神滩、漂流于一体的天然生态自然景观。景点原始次生植被密布、野花烂漫、藤萝垂悬、溪流潺潺、银珠碧潭,其中一落差约80米、宽约20米、长约2公里的瀑布流,每逢丰水季节,分三级奔流而下,水声轰鸣、回荡空谷、雾气蒸腾,气势浩大。


7、石庙山秀(水汶)

石庙山奇石林立、形态各异,有似神龟孵蛋,有似卧虎藏龙;有似太公垂钓,有似大鳄觅食,美轮美奂,栩栩如生。每逢早晚云雾笼罩,冬天则常霜雪飞舞,四季风景各不同,如世外桃源又似仙境。故有诗云:“石中溪水万年青,庙前风景千万秀”、“石庙生成峰对峰,奇景相对各不同”。


8、四滩湖光(大隆)

四滩湖全长25公里,湖水丰盈恬静、深邃碧绿,湖畔青山连绵、竹韵清幽。凤凰山钟灵毓秀,人形石头、天然石屋等奇景怪石犹如鬼斧神工,山间秀木林立、云雾缭绕、景象秀美、露营佳地。大塘水乡洁白无暇的山楂花海,蕴藏秋天丰收的喜悦,还有垂钓河鲜、自助烧烤、农家风味,可享美食与欣赏美景齐飞。


9、筋竹古镇(筋竹)

筋竹古镇是广西砂糖桔之乡、乡村振兴示范镇,尤以文化特色古街出名,卖萝巷、大新街、庆南街等古街长约800米。有民国将军昆山楼、陈三吉祠、岑溪四大名井石井、永业书院等景观。


10、龙潭双龟(归义)

龙潭“水源七山,至望里岭脚成潭”,为岑溪古八景之一“龙潭听雨”旧址,今为望里水库,其双龟岛园林基地占地面积200多亩,基地里种有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等12.5万多株观赏植物,为热门打卡点。鲜花盛开时节,连片金黄色的黄花风铃盛情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春游玩,附近的村民也享受到了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


11、谢村古城(归义)

归义镇谢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建于清朝顺治九年。东南西北4座城门、纵横交错的小巷和青砖黛瓦的老宅深院,见证着古城昔日的繁华。城中迄今还存留着高大夫庙和在南京保卫战中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高致嵩、激光陀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伯龙等名人的故居,是广西首批传统村落名录保护单位、岑溪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绿云新晖(糯垌)

绿云村石头寨地处国道207线旁边,距离市区约6.3公里。近年来,绿云村石头寨以“党建引领·农旅融合”为发展思路,以“三区两园两路”为建设目标建设石头寨乡村旅游区,先后建成党建广场、村史馆、石头寨公园、荷塘月色等12个精品旅游景点,目前大王山公园、葡萄酒庄园等正在建设,每年吸引游客约20万人次参观,实现旅游收入超100万元。先后获得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等称号。


13、塘坪风光(糯垌)

塘坪湖形成于1971年8月竣工的塘坪水库,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供水、防洪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塘坪湖群山环绕,林木郁葱,水草丰茂,水清而鱼跃,飞鸟翱翔,风景如画,是垂钓、野营、徒步等活动绝佳的休闲游玩好去处。


14、秀子丰姿(三堡)

秀子顶,海拔600多米,位于岑溪市三堡镇河六村与藤县金鸡镇的交界三江(黄华河、北流河、义昌江)汇合处。其“水岩洞”名曰寺埇岩,因一条山泉小溪从岩洞上方倾泻而下,宛如瀑布,故而名之,寺埇岩,由四块特别厚大、十分圆润的岩石,一分为二、左右两块叠合而成。寺埇岩可容数十人,洞内清静幽暗,冬暖夏凉。秀子顶最高峰为一块巨石壁,远看如擎天一柱,峭而不陡,卓尔不群;登上最顶端,眺目远望,三堡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15、黄华风光(波塘)

从波塘社区至都目电站黄华河段,全程约为23公里,沿途迷人风光,两岸竹子成片,苍翠欲滴,目之所及,皆是绿色,宛若一条绿色长廊。水面如镜,波光粼粼,平静的湖面辉映着两岸的绿树成林,是观光的绝佳选择。


岑溪十大古建筑

1、丁孝子祠(岑城)

又叫“汉丁孝子祠”,是为纪念汉代孝子丁密而建,是岑溪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建于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2011年加固维修、恢复仿古以及全貌修复。建筑占地面积310平方米,现存前院、前座、中座,前院有博山围墙,拱形院门。前座与中座之间有天井、边廊。祠内墙檐彩绘壁画,内容有书法、人物故事等。中座正脊、垂脊灰塑博古、金鱼,石榴、桃等,布局合理,工艺古朴华美。祠内有四根柱子至顶组成抬梁穿斗构架。


2、新城古寨(马路)

新城古寨背靠大金山,面朝泗洒山,一面靠山、三面环水,黄华河如罗带环绕。新城古寨建有两个寨门,现存寨门遗址,百年古建筑有10多座,如莫家三座屋、志贞大楼,莫家祠堂等。其中莫家三座屋四廊三座,占地面积约10亩,属砖木结构,绘画栩栩如生,雕刻楚楚动人,为典型岭南建筑,是广西传统村落。


3、唐家大屋(马路)

兰亭家祠为现罗斗坡唐氏先祖唐澍建于道光十年(1832年),距今190年历史,典型的清代建筑,砖木结构,三座两廊,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高耸的镬耳墙尽显岭南祠堂风格;大屋的雕花与壁画异常精美;地上全屋铺设精致的方砖,走遍每一个角落,可以“晴不见日,雨不湿鞋”。总占地面积七千平方米,以三厅连座为中线,东西两廊各居一侧,各有院子数间,屋与屋相连,天井叠着天井,门户重重,犹如迷宫。兰亭石碑则是兰亭家祠的文化内核,碑文为唐澍当年手撰的家训与修例,告诫子孙后代要“别长幼,勤职业,禁奢侈,崇节俭,绝四戒,尚忠信”等等,以立家风,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4、忠汉堂关屋(马路)

马路镇义垌村石坡自然村忠汉堂祖宅始建于1824年(甲申年)二月,距今已有198年历史,建筑面积约7500平方米,土木结构,青砖碧瓦,雕檐画壁,阁宇对称,合围成局,凸显着清代岭南建筑的独特风格,择向良坤兼寅申,地理先生命名为鱼篓地,是清一色的汉族关氏后裔,历代和睦相处,风雨相携,仁义传家的奋斗历史,已成为乡梓邻里心口相传的百年佳话。


5、南渡邓公庙(南渡)

邓公庙始建于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因明世宗为纪念邓子清道士救火有功而建,并敕封邓道士为“灵威伯爵邓公爷”。庙址原在卧龙岗,后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迁于今址。现存的邓公庙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按原样式重修之作。该庙为硬顶砖木结构,庙宽12.7米,深22.4米,由前殿、中廊、后殿组成,以青砖砌墙,梁架为穿斗构架,梁、柱、枋、檩、榻均为格木制作,主府雕梁画栋,建筑精美。前殿雕板封檐,红柱挺立,衔接前后殿的廊为券栅卷顶,左右两侧饰镂刻花卉,后殿高于前殿,有台阶逐级而上,殿内有八根格木圆柱,画栋彩梁,如意斗拱;正中有4条“蟠龙柱”,每柱高5米,寓意为“九五之尊”,柱身硕大浑圆,直径40厘米,龙身环绕柱身一圈,龙尾在上,龙头朝下,神态威猛逼真的蟠龙,腾跃于红云绿浪之间,有从天而降之势,也有当年明世宗为纪念邓子清道士救火有功而降旨敕封之意。


6、南渡关帝庙(南渡)

关帝庙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砖木结构,设前殿、后殿、左右厢房及天井等。前殿为黄色琉璃瓦面,脊顶装饰双龙戏珠,堂煌壮观。内外墙壁现存彩绘壁画十余幅,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画工十分精致。后殿为拜祭关帝的处所,殿中关公雕像,高约2米,赤面黑须,仪态威严勇武,左右待从为关平、周仓立塑。关帝庙自建庙以来香火鼎盛,香烟长年缭绕不绝,朝拜香客来自岑溪各地及附近县市。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关帝诞期,朝拜许愿游人、香客多达上万人。


7、“五世衍祥”牌坊(水汶)

“五世衍祥”牌坊位于岑溪市水汶镇南禄村莲塘坳,南渡至水汶二级公路左侧,建于清(同治7年)坐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200平方米,质地为青砖浆砌批灰,两面灰塑人物、花草、鸟、鱼等,脊顶灰塑双龙戏珠、鳌鱼、卷草,回形博脊,坊体镶嵌梧州府岑溪知县等8方碑刻,坊体下部砖砌4组抱壶脚,保存基本完整,2001由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拨款3万元作坊体加固,护墙保护,部分灰塑修复等维修。结构类型属典型的清代牌坊建筑风格,是研究清代牌坊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0年7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8、尚智雷庙(水汶)

尚智雷庙位于岑溪市水汶镇尚智村村委前面,建于民国(1912年)占地面积709、6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二进一坪地四天井三开间二厢房一连廊,均为悬山顶青砖青瓦二层砖墙承檩建筑,三合土地板,博古灰塑正脊,正面外墙拱门内设走廊,喜字窗花,青砖浆砌踏垛,结构类型属典型的近现代岭南地区庙宇建筑风格,是研究近现代岭南地区庙宇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近现代建筑艺术价值。


9、走马覃氏祠堂(水汶)

走马覃氏入岑祠堂100多年历史,占地6亩多,新中国成立后做过中学。为四邻八乡占地最大的祠堂。该祠堂分前座2层、中座2层、后楼4层。整座祠堂青砖包皮,泥砖横砌,墙壁厚半米多,并且留有枪炮口用于防御敌人。为当时地标性建筑。


10、文公书舍(大隆)

文公书舍,又称文公祠,于1996年12月出版的《岑溪市志》第二十六篇第一章有辞条记载:“清康熙六年(1667年),大隆乡绅黄应宣等倡办文公书舍于福隆围,有文公会田奉祀韩昌黎及供学子灯油、笔墨等费用”。文公书舍青砖灰瓦,主体建筑有前后两座,座东向西,头座在东,前座在西,两座之间有天井、廊道、墙头相连,南侧墙头有门出入厨房。现仍存的头座其门面是对称的三个西洋式灰塑彩拱,中拱最大,侧拱稍小,中拱上方正中墙面有一长方形凹陷方框,框内原始书写“文公祠”字样,大方框的两端还各并排着一个较小的凹陷方框彩绘,使建筑凸显古典风雅。民国时期,在书舍原址办起了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门头的“文公书舍”换成了“福隆小学”字样。


11、古万大屋(大业)

古万古屋位于岑溪市大业镇古万村古万组,具体修建年份大约是1785年,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古万古屋整体3座,共3厅28房,整个大院坐南向北,分为东厢和西厢,两旁为绕板瓦房,在门口有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虽然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但是现在还是光彩夺目,屋厅中间悬挂着同治皇帝赠的牌匾《全福厚德》,中间设置了明亮的天井,屋前面有石阶梯,有一个莲藕塘映衬出既古老又美丽、宜居、生态乡村,历经8代传承,在这大院走出的人中有杰出的代表陈克文、工程师、主任医师和优秀的人民教师。


12、那社陈家大屋(大业)

大业镇会村村那社村,获得第四批广西传统村落(桂建村镇〔2022〕2号)。会村村那社组陈家大屋,为清朝翰林院庶士陈树勋故居,故居建筑群现存建筑有四座并排三进式堂屋,二进、三进房屋左右连通,属青砖青瓦兼有泥砖建筑群。最主要的特色是集中连片、结构严谨、古朴厚重,天井式建筑、前院青砖围墙各处设有能够用枪警戒外围的射击枪眼。目前陈家故居建筑群结合乡村振兴、工业振兴已纳入会村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规划。


13、六榄镬耳屋(大业)

“六榄镬耳屋”坐落于岑溪市大业镇新村六榄组,具体修建年份无所记载,历经9代传承,屹立百年沧桑不倒。是岭南传统民居,“镬[huò]”指古代的大锅,因其山墙状似镬耳,遂叫“镬耳屋”,有“抓镬头耳,有得蒸来有得炒,衣食丰足无牵挂”的涵义。“六榄镬耳屋”现存2座,共4厅7房,主建筑整体完好,呈左右对称结构,青砖黛瓦,雕梁画壁,整体气息温厚古朴。


14、永业书院(筋竹)

筋竹中学原名永业中学,也称岑溪第一中学。永业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永业乡的乡人陈文波、韦月廷、上金、陈定修等人发起并捐集白银5000多两修建。古楼为二层砖瓦木结构,拱窗走廊式建筑,每层拱窗、拱门11个。外墙用双层青砖彻成,内墙用双层大泥砖彻成。一楼中间大拱门前有10台阶,拾级而上可进入中厅,再走20多级便到二楼。古楼记录了近代筋竹的教育发展史。推荐理由:古楼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富有文化底蕴。


15、云龙村(筋竹)

筋竹镇云龙村城堡式古宅位于云龙村委后背,座落于山腰与山脚之间,主要包括“得中堂”和“莫少北屋”两宅院。相传莫家有个叫莫如龋的贡生在清皇朝中是一个小文官,其长子莫元善是位饱学之士,做过嘉庆皇帝的老师。解甲归田回到云龙村后,拿出了告老还乡的金银钱饷建造了云龙村古屋,嘉庆皇帝为了感恩老师,而恩赐了莫元善等人立牌坊“天诰命”回家乡纪念。这些古屋多依山上而建造,主要特点是台梁穿斗式建筑,特别青砖黑瓦,瓦顶、瓦角筑、龙画凤、壁画清晰生动,是目前广西屈指可数保存较好的乡村清代古建筑。其中“得中堂”2017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莫少北屋”2011年被列为市级文物。推荐理由:该建筑是保存较好的清代古建筑,是了解研究清代建筑的一个窗口,具有建筑、艺术、历史的研究价值。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一处,市级文物一处。


16、天堂超贤李公祠(诚谏)

文物古迹超贤李公祠。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投入巨资修建了李公祠,占地面积316平方米,全部采用青砖砌墙,砖瓦木结构,总体布局基本完整,现存一院二进一天井三开间一厢房,前院以砖墙围护,前后座之间以天井、边廊连接。檐板饰以精雕细刻花卉鸟雀图案。正脊饰卷书、螭吻、博古、花草、山水等灰塑。正眷两端飞檐卷草。山墙外饰以人物、灵兽、植物等色彩鲜艳的浮雕灰塑。祠堂中的梁、枋、斗拱等精雕细刻装饰着花草、百鸟等图案,图雕个个栩栩如生,表情生动自然,饱含神采。屋脊上建筑看雕塑,两边都有罐耳墙、龙船眷,采用雕花的木板封瓦檐口,万檐下是大雕花草中鸟的吊檐。这些美轮美奂的木雕往往让人们啧啧称奇,其中不乏经典的传世精品。


17、绿云黄家宗祠(糯垌)

黄家宗祠位于糯垌镇塘坡村四组,五六十年代期间是塘坡村小学校园,于2017年由黄家宗祠捐款出资重修,被自治区列为重点保护文化古迹,属岑溪文物保护单位,每当农历初一、十五,祠堂中香火不断,淳朴的村民通过祭拜,寄托哀思;也正是由于这种宗族庙宇文化,实现古老的村屯文化的传承。传统习俗: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家中新添男丁的村民都会摆喜酒庆贺,通过这种形式,加强村民的凝聚力。每年的盛大节日期间,村里的小广场舞台都会演出深受当地村民喜爱的戏剧——牛娘剧。


18、东方林宗祠建筑群(糯垌)

该建筑群方圆一平方公里左右,相对距离近,既有代际更替体现,又各具特色,梁架木刻精细,壁画保存基本完整,是清代岭南地区宗祠文化岑溪区域性实物群体代表。昙海林氏宗祠为岑溪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规模宏大,二进一院一天井三开间二耳房一门楼二厢房一旧学堂构成了林氏宗祠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1155平方米,气势宏伟。正祠第一进是头门,进深二间。第二进为主厅,是举行祭祀仪式和宗族议事之处。东、西两路为附祠(古称“夹室”,当地人俗称“耳房”),与正祠各进相对应,各进之间有小天井通风采光,为典型的清代岭南地区宗祠建筑风格,青砖、泥砖、青瓦砖墙承着檀硬山顶建筑,是研究岭南地区宗祠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19、大地世馨堂(糯垌)

大地村李氏创建大地三座镬耳大屋,正屋两旁建有耳房。总面积40x35米约1400平方米。立“世馨堂”,坐卯兼甲氏宿二度,开未坤大门。大门坐子向午。女宿五度,分四大房。清朝皇恩御赐进士匾(挂于屋厅门口上),文魁匾(挂于大门口上),硃砂花盆四只,置于世馨堂的花厅内(文革时期失落),大地李氏曾成为当时当地的一大望族。祖屋于光绪八年壬午一八八二年八月复修,至今已一百二十多年。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族人基本全部迁出屋外重建新居,正屋两旁的座屋基本已倒塌。一九九八年由裔孙们集资重建头座屋厅,修缮主屋,改为李氏宗祠。保留了三座祖屋主体的完整性。占地面积从大门口至头座约四百多平方米。屋内有多幅旧时牌匾及对联。


20、沙村覃氏宗祠(三堡)

宗祠占地面积738平方米,为二进一院一天井三开间二耳房二过廊,前座为青砖青瓦抬梁穿斗硬家式,后座为青砖青瓦砖墙承檀砖木硬山顶建筑,前座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后座早于前座建设。建筑条石踏垛,条砖梁架柱,琉璃滴水、瓦当、方砖、条砖墁地,正脊饰十博古、戏曲人物、动物、树木,果实、花草灰塑,睡脊饰宝壶、卷书、螭吻、博古灰塑,梁架木刻精细,壁画保存基本完整,是清代岭南地区宗祠文化岑溪区域性实物代表。宗祠是“岑溪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乡村文化振兴、记住乡愁、敬老助学、文娱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教育基地。目前,在宗亲会倡议下,村民积极捐钱捐物,按照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专门编制的维修方案,计划今年启动全面维修工作。


岑溪十大古树名木

1、大锦秋枫(岑城)

该秋枫树位于岑城镇大锦村大锦片,树龄1000年,树高16米,胸径256厘米,平均冠幅17.75米。秋枫古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历经千年风霜,依然生机勃勃。


2、大锦樟树(岑城)

该樟树位于岑城镇大锦村虾冲片,树龄420年,树高19米,胸径152.8厘米,平均冠幅28.3米。树体高大、树冠饱满、树形优美、长势良好。


3、垌尾仪花(岑城)

仪花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很少超过10米。花瓣紫红色,花柱细长,种子长圆形,每年6-8月开花;9-11月结果。该仪花树位于岑城镇垌尾村半河五组石碑,树龄300年,树高22米,胸径117.8厘米,平均冠幅23米。


4、龙登苹婆(岑城)

苹婆树,又称“六旺树”。该苹婆树位于岑城镇龙登村中村社,树龄300年,树高19.5米,胸径130.1厘米,平均冠幅13.7米。


5、中林古榕(马路)

马路镇中林村琼底通天社黄葛榕树,树龄800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单位授牌的一级古树。历经朝代更替、世事沧桑,盛夏枝繁叶茂、葱葱郁郁,是群众纳凉欢聚好去处。


6、君丰紫荆(南渡)

紫荆木,山榄科,属高大乔木。该树木高约26米,胸径约80厘米,冠幅12米,树皮灰黑色,托叶披针状线形,叶片互生,叶柄细,花梗纤细,花冠黄绿色,花柱钻形,果椭圆形或小球形,果皮肥厚,种子椭圆形,油质。7-9月开花,10月至翌年1月结果。该树位于南渡镇君丰村,树龄约190年。


7、盘古杨桃(南渡)

杨桃树,又称洋桃、五敛子,是酢浆草科洋桃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盛产于中国大陆南部和台湾、从热带到亚热带的菲律宾等。其果实大小约直径6-8厘米,可作食用,以水果或当料理的食材来吃,味道像梨。该果树高约14米,胸径92.3厘米,冠幅16米,树龄约500年。该树位于南渡镇盘古村。


8、六四古茶树(南渡)

南渡镇六四村野生大茶树群,多达50株,树高6至20米,胸径15至25厘米不等,平均树高15米,平均胸径20厘米。据说树龄近千年甚至以上。


9、水汶格木(水汶)

格木又名铁木、斗登凤,属乔木,通常高约10—30米,嫩枝和幼芽被铁锈色短柔毛。叶互生,圆锥花序,种子长圆形,花期5-6月;果期8-10月,为珍贵硬材树种。该树树龄1200年以上,属于国家特级古树。


10、大峡古榕(大隆)

位于大峡村佛子组,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树龄700年,四季常青,枝繁叶茂。空气清新,环境舒适,是夏季左邻右舍乘凉的好去处。经历了朝代的更替,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11、义修乌树(大隆)

乌树又称乌桕,也叫做腊子树、桕子树、木子树,是中国特有经济树种,春秋季叶片颜色鲜艳,非常漂亮。种子外壳可制皮油、香皂、蜡烛,种子仁以榨油做油漆、油墨。该树坐落于大隆镇义修村岭脚口组,树龄500年,是该组村民闲时娱乐乘凉的场所,承载了村民许多的欢声笑语,也是世代村民崇拜及祈求平安的一棵大树。


12、大坡海红豆(梨木)

海红豆,科属:豆科,海红豆属;别名:孔雀豆,红豆,相思豆;具有药用价值。大坡村海红豆古树,距今约120年树龄。百年海红豆树在岑溪极为少见,“上灯节”时“挂灯”均在这颗百年海红豆树底下进行,传说大坡人几代人均在这棵海红豆树见证下长大成人。


13、义和古樟(归义)

位于归义镇义和小学,两棵几百年大樟树,一棵在校园内,一棵校门外,20多米高,树冠庞大覆盖面约30多米,校门外的树干周长约10米,校园内的树干周长约8.5米,两棵树枝叶繁茂,遥遥对望,守护校园。义和小学生们在其荫庇游戏玩耍,村里人们则常在树荫下歇息聊天。这两棵大樟树记载着义和村民童年乐趣,也承载着悠悠乡愁。


14、新圩小学凤凰古树(归义)

凤凰树,因“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而得名,植株高大,属落叶乔木。该凤凰树位于新圩小学校园,1914年归义高等小学建立时就已经存在,古树高11米,树根主干2.6米,树冠直径15米,每年“五一”过后开花,一树红花,热情似火,许多人到学校慕名观赏。这棵凤凰树是新圩中心小学积极向上勇敢拼搏的精神引领,也是学校的守护神,陪伴着新圩中心小学历史的变迁和成长。


15、昙海黄豆木(糯垌)

黄豆木,是豆科合欢属的植物。攀援灌木或藤本,长约20余米;幼枝稍被柔毛,在叶柄下常有1枚下弯的粗短刺。该树树高20米,平均冠幅18.5米,胸径约110厘米,树龄260年。


16、纯塘木荷(安平)

木荷是绿化、用材树种,耐火、抗火、难燃,为珍贵用材树种,树干通直,材质坚韧,树皮、树叶含鞣质,可提取单宁。该树位于安平镇纯塘村,树龄600年,树形美观,树姿优雅,枝繁叶茂,四季常绿,花开白色,花似荷花。


17、纯塘金叶子(安平)

金叶子,杜鹃花科,常绿小乔木,叶互生,厚革质,椭圆形,花白色,花冠钟形,蒴果扁球形。该金叶子位于安平镇纯塘村,树龄500年,主干直径1米多,树冠10多米宽。


18、富罗古龙眼(安平)

富罗村650年龙眼树,该古树位于安平镇富罗村,在明朝初期便已存在,至今已有650年树龄,3--4月开花,7--8月果熟,叶长而略小,花色为白色,果实能够入药,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


19、古益红锥等古树群(安平)

古益村古树群,全部树木都有百年以上树龄,其中香楠树380年、红锥440年、树龄最低的红豆树100年。古益村红椎古树群位于古益村,树龄580年,树冠高大浓密,并且树叶油绿,特别是花果季节,会开放粉红色小瓣花朵。


20、古冻雅榕(波塘)

波塘镇古冻村雅榕,树龄1100年,树高30米,树围17米,树冠覆地2亩,树主干直径5米,树杈9杈,各杈直径1米以上,为国家特级古树。相传古榕为一外来流浪汉感恩于村人对其关怀接济所植。历经千余年风雨,树干硕大雍容,枝叶茂繁翠美,堪称绿色氧吧。挡雨遮风,高张巨型大伞;纳凉避暑,独辟世外桃源。悠闲娱乐,尽可载歌载舞。因古榕风姿独特,岑溪市诗词学会、岑溪市楹联学会等单位的诗词楹联专家数十人,慕名组团到古榕下题诗撰对。


21、大公橄榄树(波塘)

波塘镇大公村拔塘片橄榄树,树龄310年,高约24米,树幅20余米,犹如一把巨形的大伞,树根5到6个成年人合围。古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路人喜欢在此歇脚休息,号称“休闲中心”。橄榄果口感奇特,刚入口时酸涩甘苦,但嚼头十足,越嚼越香。2019年荣获“广西最美古树”称号。


朋友们

快来为自己心目中的

岑溪“新八景”

“十大古建筑”

“十大古树名木”

投票吧





来源:政协岑溪市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岑溪市委宣传部、岑溪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岑溪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岑溪市林业局、岑溪市总工会、岑溪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注: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及时予以致歉/删除。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